儒通天下:中庸中和的企業(yè)家智慧
管理系列課程

講師:楊峻鋮
【課程背景】
十九大提出文化自信的重要理念,如何才能文化自信呢?首先得學習文化,學習優(yōu)秀的中國文化。中國夢,國學熱,偉大復興,這是最好的學習國學智慧的時代。無智慧,不領導,卓越領導力提升,《四書》智慧是首選,《中庸》必為!
【課程收益】管理提升,文化修身,智慧人生
【課程對象】企業(yè)全體人員
【授課方式】理論講解+情景呈現(xiàn)+ 案例分析+視頻點評
【課程時長】1天,6小時/天
【課程大綱】
第一部分:《四書》綜述
經典故事:半部《論語》治天下
一、何為四書
《大學》及其作者
《中庸》及其作者
《論語》及其作者
《孟子》及其作者
二、四書的重要影響
考試教科書
代圣人立言
從帝王到百官的學習核心
三、《四書》和《十三經》
第二部分:《中庸》智慧
一、《中庸》之綱
教育思想
自然天性
遵循天性
修養(yǎng)道德
慎獨
在封閉場合,我們該怎么做?
在公眾場合,我們該怎么做?
在職業(yè)發(fā)展和人生發(fā)展中,我們該如何堅守品格?
中和
情緒內部自我消化溶解:中
情緒發(fā)泄出來符合節(jié)度:和
中:修身立德之本
和:為人處世之道
教育理想
每個人都努力做到:中正平和
每個人都修養(yǎng)成為:至真、至善、至美
二、《中庸》之目
《中庸》內涵
不偏不倚
無過不及
恰到好處
聰明的人往往做得太過,普通人又做的不到位
舜:執(zhí)兩用中
《中庸》之“中”
尚中:堅守正中
時中:抓住時機
中正:公正無私
中和:中正平和
持守中道
溝通:適可而止
做事:進退有度
顏淵:持守中庸
為人:大智大勇
孔子論述
和而不流:與人和平相處但不流于世俗
中立不倚:堅持實事求是而不偏袒徇私
不改志向:無論貧賤富貴永遠堅持理想
至死不變:不管風吹浪打始終不改初心
堅守原則:不被人知道和理解也不后悔
道不可離
道的宏觀層面
普遍性
廣泛性
道的微觀層面
精微性
隱秘性
道不遠人
以人治人:以人固有的天性來管理人
忠恕之道:盡己為人,推己及人
言行一致:說到做到,信守諾言
為己之學
素位而行:恪守職責,本分工作
無怨無尤:向內反省,不怨恨他人
居易俟命:勤勉工作,不貪求其它
反求諸己:遇到問題先反思自身原因
行遠自邇,登高自卑
夫妻和睦
兄弟融洽
父母安康
孝德至善
舜:大德者必受命
周代圣王:積德累仁
大孝:繼承遺志
以孝治天下
三、《中庸》之政
為政之要
修身為本:每人首先做好自我管理
仁義禮智:構建企業(yè)管理的核心理念
知人知天:懂得人性人心,了解天道規(guī)律
知行合一
五達道:父子,兄弟,夫妻,君臣,朋友
三達德:仁、智、勇
生知,學知,困知:天生就知道,學習后才知道,經歷困難后才知道
安行,利行,勉行:心安理得的去做,為了名利去做,被迫勉強去做
治國九經
修身:培養(yǎng)良好的職業(yè)品格和職業(yè)能力
尊賢:尊重人才,提供機會
親親:親近家人,和睦家庭
敬大臣:敬重公司重要核心干部
體群臣:重視中基層干部的培養(yǎng)
子庶民:關心基層一線員工的訴求
來百工:招攬各類技術人才和專業(yè)人才
柔遠人:與客戶和競爭對手保持友好協(xié)作的關系
懷諸侯:給予各分公司或加盟商大力的支持
誠外無物
至誠盡己達人而化物
自我覺醒:真誠應該由內而發(fā)
物我同一:真誠是溝通的第一法寶
外內之道:真誠的人言行一致,內外相同
至誠前知:極致的真誠可以感知未來
至誠如神:極致的真誠有如神靈相助
至誠無息:極致的真誠永遠不會停息
博厚配地
高明配天
悠久無疆
圣人之誠
不勉而中:不用勉強就能做到真誠
不思而得:不用思考就能做到真誠
從容中道:自然從容就能做到真誠
凡人之誠:選擇良善并恒守堅持
修誠學習原則
博學
審問
慎思
明辨
篤行
鍥而不舍
至圣之道
圣人之道
廣博浩瀚:如天之廣博
生養(yǎng)萬物:如地之載物
參贊天地:天地人三才
圣人之德
尊德性而道問學:道德與學問缺一不可
致廣大而盡精微:宏觀與微觀高度統(tǒng)一
極高明而道中庸:思想與行為協(xié)調一致
溫故而知新,敦厚以崇禮:仁義禮智信融于一身
圣人之智
居上不驕:做領導時不驕傲
為下不倍:做下屬時不悖逆
因時而行,待時而動,進退有度
圣人之行
聰明睿知:治理企業(yè)
寬裕溫柔:包容大眾
發(fā)強剛毅:決斷大事
齊莊中正:篤恭敬業(yè)
文理密察:分辨是非
圣人之則
舉動:天下的先導
行為:天下的法度
言語:天下的規(guī)范
圣人之治
正己化人
不賞而勸
不怒而威
春風化雨
潤物無聲
上一篇:儒通天下:論語正義和中層管理者修煉 下一篇:儒通天下:義利雙贏的企業(yè)家精神